一、行業現狀:
1、政府監管響應難:國務院、住建部、人社部重視用工監管,住建部要求項目完成用工數據對接,各地項目對接遵循“屬地化”原則導致:對接平臺門檻受限、供應商統一管理難、問題處理慢等情況。
2、企業管控難度高:施工企業長期采用管理層與作業層“兩層分離”的模式運營,造成了用工方式極不合理,建筑用工處于缺乏有序組織和管理的狀態。
3、惡意討薪頻發:缺少對所有項目用工情況全面的、真實、實時的反饋,無法針對年末多發的惡意討薪事件進行有效管控。
4、以往積累用工數據參考性不足:集團對勞務分供商能力的獲取不足,無法對分供商進行真實的考評。一線用工數據在管理過程中不同程度缺失,無法保證數據的真實、穩定性。
二、管理價值實現:
1、多端的企業勞務大數據平:實現集團、勞務公司、子/分公司、項目、班組/工人的層級業務聯動管理和應用。
2、實時掌握現場生產用工情況:項目、班組、工人進場情況、教育情況、出勤情況等實時掌握。
3、規范用工標準,防范風險:規范用工標準,防范風險:結合系統管理三種管理規則,登記規則、考勤規則、防疫規則,入場教育規則風險及時預警,工資風險預警。
4、用工數據集成與分析:工人屬性、出勤分析、應用分析、安全培訓統計、流動性分析、班組穩定性分析、數據月報多維度統計分析,支撐管理決策。
5、過程履約評價、優勝劣汰:對于班組、工人日常作業行為結合評價標準規則形成日常評價記錄,整合勞務資源,優勝劣汰。
6、黑名單大數據共享:建立和積累勞務企業、班組長、工人黑名單庫,實現公司內部共享,防范黑名單人員進場。
